陈颙

    陈顒同志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此后40余年一直从事地震学、岩石物理学、地震风险分析等研究工作,近年致力于与利用地震雷达方法获取华北地区三维地图相关的观测、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先后担任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Natural Hazards(荷兰)》编委、《中国地震》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和《地震学报》副主编。现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资深专家。
    陈颙同志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颙同志长期在地震监测预报、岩石物理学、地震风险分析及地震雷达探测与分析等研究领域努力工作,并培养出一批年轻的科技骨干。
    地震预报研究
    1966年邢台地震后,陈颙同志在邢台地震区进行了5年的地震观测和现场资料分析工作。他还参加了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的现场考察和现场资料分析工作。他综合了邢台地震和海城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特点,提出了"震源机制一致性作为地震活动的新参数"(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用以判断一群地震发生后,是否会有大地震随之发生。
    针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陈颙同志与合作者在汇集大量地震观测资料的基础上,1986年在英国出版了专著《The Great Tangshan Earthquake of 1976 - an Anatomy of Disaster》,该书在向全世界介绍唐山地震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地震前兆现象的复杂性,陈颙同志提出了地震前兆的降维模型从分形几何学和混沌动力学角度对降维模型进行了讨论(发表在BSSA),他编著出版了《分形几何学》,该书作为教科书,多次再版。
    岩石物理学
    陈颙同志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他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场的激光全息测量技术,发现了应力途径对岩石强度有重要影响的现象(发表在《中国科学》和《Int.J.Rock Mech. Min. Sci.,》论文多篇)。
    在进行岩石物理特征研究的过程中,陈颙同志在试验及研究过程中发现,岩石具有热开裂现象。而由于岩石的热开裂现象与核电安全密切相关,因而这一发现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同时岩石受热开裂的这一现象,也被国际上用来解决核废料处理中出现的热应力问题(发表在GRL和《Int.J.Rock Mech. Min. Sci.,》论文多篇)。
    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深入的资料分析,陈颙同志编著的《地壳岩石的力学性能-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于1988年出版,该书被作为教科书具有相当的影响,更名为《岩石物理学》后已经三次再版。
    地震风险分析
    陈颙在90年代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作为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会(IASPEI)与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的一个联合工作小组的组长,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用全新的方法编制了全球地震风险预测图,出版了专著"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A Simplfied Approarch"。2006年他获得了USGS的ISR奖。
    地球深部探测
    近年来他和同事们一起,致力于发展地震波雷达--用人工震源和地震台阵探测地下结构和状态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环境、能源和减灾方面的潜在应用,他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探索海洋气枪向大陆的移植,探索信息科学中编码技术向地学的移植,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陈颙同志善于合作,有团队工作精神。最近,他和许多同事一起,积极提出了实施地下明灯科学探测计划和创建地震发射台等构想和建议。
    科技人才培养
    陈颙热心于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团队的建设,30多年来,先后开设了"岩石力学"、"地球动力学"、"地球科学中新方法和新技术"、"分形几何学"、"岩石物理学"和"自然灾害中的物理学"等多门研究生课程,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博士生导师,他的讲课经常受学生们的欢迎。他培养出十几位年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