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震观测新技术,投身科技事业报家国

薛兵,男,汉族,55岁,二级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1988年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技术部总工程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会成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地震预测研究所观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薛兵研究员在“八五”科技攻关中承担数字化地震观测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自主研制成功了EDAS-3系列数据采集器、DRX-3数据接收器并改进无线数传技术,为实现数字地震遥测打下坚实的基础;“九五”期间,薛兵研究员成功地研发了24位数据采集器EDAS-C24并应用于我国数字地震台站,促进了我国地震观测系统从模拟走向数字,实现了我国地震观测系统由早年的模拟系统向数字化、现代化的更新换代,打破原先我国数字地震观测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研制、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薛兵研究员因在地震观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突出贡献,排名第三。

“十五”期间,薛兵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成功研制多种新型观测设备,如基于国产CPU和嵌入式Linux系统的微功耗EDAS-24IP数据采集器、宽频带反馈地震计BBVS-60、力平衡加速度计等,并参与了甚低频振动测试系统研制,深入研究了宽频带地震计的振动台测试问题,促进了甚低频振动测试技术的发展。“甚低频标准振动测试系统”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薛兵研究员排名第四。

薛兵研究员主持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带领课题组研制了流动精密可控震源、一体化宽频带地震仪并成功将新仪器应用于新丰江水库库区开展野外实验;“十二五”期间承担了“低噪声地震仪及重力梯度仪研制与示范应用”课题,研制新一代地震台站仪器系统,此外还承担了CNGI示范工程“基于IPv4地震观测系统在IPv6环境下的组网技术研发、设备改造与观测试验”、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课题"专业设备性能指标测试检测方法标准研究"等课题。 

薛兵研究员投身地震科技事业30年来,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始终奋斗在地震科研第一线,作为中国地震局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和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注重团队和学科建设,积极培育青年科技人员,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地震观测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积极探索海洋地震观测技术、深井地震观测技术等科研新方向,努力推动我国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薛兵研究员以其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薛兵研究员表示这些都是过去的成绩,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不忘地震人的初心,勇于探索,继续为防震减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