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刘明辉
性别: 男
出生日期:1976年9月
籍贯: 四川省康定县
现任职称(职务):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电话: 010-88015143
E-mail: liumh@ief.ac.cn
教育背景:
1992-1997 防灾科技学院,应用地球物理,大学专科
2000-2003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1997年6月-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从事地震传感器、一体化流动地震观测技术、精密主动观测技术和微弱地震信号提取与识别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
1.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部探测传感器核心技术专项”,“宽频带地震检波器”课题,“便携式宽频带地震计研制及产品化”子课题(子课题编号:2024ZD100250304),子课题负责人;
2.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OFDM技术的专用调制解调接口技术研究及实现》(课题号:CEAIEF2022030104),技术骨干;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高精度星载温度测量与控制研究”子课题:高精度星载温度测量传感技术(课题号:2022YFC2204301),参与人。
曾负责完成的科研项目(课题):
1.甚低频振动台标准振动测试系统的升级项目;
2.一体化流动数字地震观测仪器研制;
3.微型高密度地震台阵观测仪器研制;
4.精密可控震源信号的提取与识别;
5.远程调零加速度计的研制。
主要代表性论著:
共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主要文章如下:
[1]刘明辉,周银兴,李江,等. 一种基于窄带滤波的井下宽带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方法[J]中国地震,2024,40(3):669-677.
[2]刘明辉,李江,沙成宁,等. 基于小波分析对形变扰动信号的触发检测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3,43(12):1229-1234.
[3]刘明辉,李江,林湛,等. 地铁电磁场对甚宽频带地震计观测的影响评估[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41(10):1080-1084.
[4]刘明辉,周银兴,李江,等.精密可控震源的研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41(11):1189-1193.
[5]刘明辉,朱小毅,陈阳,等. 甚宽频带地震计磁屏蔽测试.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9(6):87-92.
[6]刘明辉,彭朝勇,周银兴,等. 芦山震中区上地壳剖面二维波速结构模型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31(01):69-78.
[7]刘明辉,周银兴,彭朝勇,等. 用能量累积法检测地震波雷达信号[J].地球物理学报,2015,58(04):1259-1268.
[8]刘明辉,林湛,周银兴,等. 时频联合分析地震计正弦标定数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Z1):231-235;
[9]刘明辉,周银兴,叶鹏,等. 用小波分析提取重力固体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35(Z3):160-164;
[10]马士振,张伟,刘明辉,动态灵敏度标定及其在震级确定中的应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9,30(1):111-114;
[11]王洪体,陈阳,刘明辉,等,一个紧密结构地震台网中心核心数据处理系统,地震,2007,27(3):50-56;
[12]WANG Hongti,ZHUANG Cantao,XUE Bing,LI Jiang,CHEN Yang,ZHU Xiaoyi,LOU Wenyu,LIU Minghui,Earthquake Science,2006,19(5):581-587;
科研成果奖励:
1、“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项目获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5)
2、“乌江流域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勘选、设计、研制和建设”项目获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0);
3、“甚低频标准振动测试系统”项目获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
最后一次更新日期:202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