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杰

图片2.png

姓名:邹俊杰

性别:

出生日期:1991.10  

祖籍:安徽省金寨县

现任职称(职务):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副研究员 硕导

电话: 010-88015497

Email:junjiezou_ucas@126.com;zoujunjie@ief.ac.cn

邮编:10003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兼职情况:

全国地震大形势工作组成员

中国地震局“大地震地点和发震紧迫程度判定”创新团队成员

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大学[筹])硕士生导师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防灾减灾学报》、《地震科学进展》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地震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Terro Nova》、《Scientific Reports》、《地震地质》、《防灾减灾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天津市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2010-09 至 2014-0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工程,   学士

2014-09 至 2016-09,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构造地质学, 硕士(转博)

2016-09 至 2020-07,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构造地质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 2022-09 至 目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

2. 2020-08 至 2022-0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

3. 2017-09 至 2017-12,东京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交流 Visiting Scholar

4. 2018-12 至 2019-12,东京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英才国际培养项目”联培博士


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地震地质、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岩石物性研究:

1.致力于基岩区正断层的古地震研究和活动性评价:基于构建的“小型无人机航测-断层面形貌测量-断层面硬度分析-宇成核素暴露测年”技术体系,开展基岩区正断层的活动参数提取、活动习性研究、古地震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裂谷系和地堑系的基岩区断层发震机理和强震复发规律;

2.开展基岩区断层的长时程-大尺度的活动性研究工作:基于断层三角面的形态学和年代学研究基岩山区的抬升剥露历史;基于基岩区构造裂点研究基岩断层的古地震序列和复发间隔;基于HI、Ksn、X值和起伏度等系列构造地貌定量参数,评价区域构造地貌特征和断层活动性;

3.开展地震地质和活动断层研究工作:基于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断错地貌测量、槽探钻探物探、GIS技术、14C-OSL-TCNs测年技术,开展活动断层调查研究,获取古地震序列、地震复发周期、滑动速率等活动性参数,评价区域地震危险性;

4.开展地震中长期预测和国内地震大形势研究:参与设计“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软件平台”规划,开展区域构造演化模型和强震孕育动力学环境分析;负责推动“全国活动断层和地震地质数据库”建设;

5.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基于活动地块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历史和复发行为,构建活动地块内部和边界带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图像,给出地震活动的期幕特性、丛集特征、迁移规律,精细刻画强震迁移时空轨迹图像,划定地震主体活动区;综合强震历史及其空间分布,构建强震丛集模型,探索强震迁移规律;

6.开展岩石物性特征研究:基于电导率、热导率、空隙度、渗透率、施密特回弹值的测量,获取岩石物性特征,构建跨断裂带(或工区廊带)的基岩区岩石物性模型:电导率、热导率、孔渗性模型。


主持/参加的基金项目(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02255) “山西地堑系蔚-广盆地南缘基岩区断层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23.01-2025.12,30万元,项目负责人

2.中国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12000)“巴颜喀拉活动地块强震丛集机制与高危险性预测”,子课题 “巴颜喀拉活动地块的地震活动性分析”2023.11-2026.11,59.73万元,子课题负责人

3.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观测站基金(NORSTY2021-04)“盆山边界带平行正断层活动性对比与演化阶段判定”,2021.12-2024.12,5万元,项目负责人

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2125)“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基岩区段的活动参数提取与活动习性判别,2021.01-2022.12,20万元,项目负责人

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CEAIEF20230208)“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基岩区断层的活动性鉴定,2021.01-2022.12,13.06万元, 项目负责人

6.中央部委业务司定向项目(2024020508) “华北地区强震地点判定与震级预测的跟踪研究”,2万元, 项目负责人 

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CEAIEF2024030101)“祁连山-河西走廊断裂带区域构造变形与断层应力研究”,61.9万元,项目负责人 

8.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24B03)“正断层三角面的形态特征与滑动速率研究”,14万元,项目负责人

9.中央部委业务司定向项目(CEA-ZQGZ-202502027)“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强震地点判定与震级预测的跟踪研究”,2万元,2025.01-2025.12, 项目负责人

1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CEAIEF2025XX)“基于构造型河流裂点识别的古地震位移分布及破裂范围确定”,2025.05-2026.12,13万元, 项目负责人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基岩区正断层活动性评价与古地震事件识别,2020.01-2023.12,项目参与人,重点参与执行和年度报告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2019.01-2022.12 ,项目参与人,重点参与执行和年度报告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释光年代约束的北天山金钩河河道演化历史, 2017.01-2020.12,项目参与人,野外调查与释光测年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1695年临汾大地震发震断层, 2018.01-2020.12,项目参与人,基岩断层面形貌分析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青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研究, 2017.01-2019.12,项目参与人,活动断层调查

16.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块体边界带重要断裂活动性鉴定,2021.09-2026.08,项目参与人,边界带重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17.财政部,国家公益性重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 天桥沟-黄羊川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 2014.01-2017.12,项目参与人,活动断层填图

1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利用高精度数据厘定鲜水河断裂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范围, 2018.05-2022.04,项目参与人,航测与野外工作

19.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大凉山断裂带基于LiDAR技术的精细活动特征研究, 2016.06-2020.05,项目参与人,断错地貌测量

2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山西断陷盆地带活动构造研究及强震危险性预测, 2014.01-2018.12,项目参与人,探槽古地震研究 


代表性论著:

1. Junjie Zou,Honglin He*,Yusuke Yokoyama et al., The exposure history of bedrock scarps on active normal faults in the northern Shanxi Rif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mal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UAV) and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 A discussion of site selection for paleo-seismological study. Geomorphology (2022),108372 (SCI,IF=4.139) 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22.108372

2. Junjie Zou,Honglin He*,Yusuke Yokoyama et al., Seismic history of a bedrock fault scarp using quantitative morphology together with multiple dating methods: A case study of the Luoyunshan piedmont fault, southwestern Shanxi Rift, China, Tectonophysics (2020), 228473 (SCI,IF=3.933) https://doi.org/10.1016/j.tecto.2020.228473

3. Junjie Zou, Honglin He*, Yusuke Yokoyam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aleo-earthquakes and co-seismic slips  on a normal fault using high-precision quantitative morphology: Application to the Jiaocheng fault in the Shanxi Rift, China, Lithosphere (2021), 2550879 (SCI,IF=3.530) https://doi.org/10.2113/2021/2550879

4. 邹俊杰,何宏林*,石峰,等. 利用灰岩断层面形貌定量特征识别罗云山山前断裂古地震信息[J]. 地震地质,2019,Vol. 41(2):400-418 (EI)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9.02.009

5. 邹俊杰,何宏林*,横山祐典,等. 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展望[J]. 地震地质,2019,Vol. 39 (1): 1539-1562 (EI)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9.06.015

6. 邹俊杰,周永胜,何宏林*,等. 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选点原则[J]. 地震科学进展,2022,52(2): 60-66 doi:10.19987/j.dzkxjz.2021-095  (核心)

7. 邹俊杰,何宏林*,周永胜,等.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对比研究:基岩区古地震研究的选址[J]. 第四纪研究, 2022, 42(3):768-782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2.03. 0 (核心)

8. 邹俊杰,何宏林*,耿爽,等. 陆基LiDAR扫描与断层面形貌量化方法在基岩区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J]. 震灾防御技术, 2022,17(1): 56-67 doi:10.11899/zzfy20220106 (核心)

9.  邹俊杰,何宏林*,周永胜, 等. 小型无人机(sUAV)在基岩区古地震研究选点中的应用. 地震地质, 2023,45(4):833-846 (EI)

10. 邹俊杰,邵志刚*,何宏林, 等.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6.8地震地表破裂解译与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地震地质,2025, 17(1):16-35 (EI)

11. 邹俊杰,何宏林*,邵志刚, 等. 山西地堑系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带平行正断层的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地震地质,2025,待刊 (EI)

12. Wei Li,Junjie Zou*,Shao Liu,et al., Drainage Divide Migration in Response to Asymmetric Uplift at Eastern Qinling, China,2025,(SCI)DOI: 10.1111/ter.12773

(非第一作者,部分)

1.Shi, F., He, H.*, Gao, W., Sun, H., Wei, Z., Hao, H., Zou, J., Sun, W., Su, P.,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s on the Tianqiaogou-Huangyangchuan Fault in the northeastern boundary fault syste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9)  (SCI)

2.卫蕾华,何宏林*,蒋汉朝,徐岳仁,魏占玉,高伟,邹俊杰. 黄土地区粒度与磁化率分层对古地震研究的意义——以山西洞峪沟黄土剖面为例. 地震地质,2016,37(4):1096-1114. (EI)

3.高伟,何宏林*,邹俊杰,等. 三维图像建模在古地震探槽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2017,Vol. 39(1):172-182.(EI)

4.孙稳,何宏林,魏占玉,高伟,孙浩越,邹俊杰. 基于无人机航测获取高分辨率DEM数据的断层几何结构精细解译与分析—以海原断裂唐家坡为例[J]. 地震地质, 2019, 41(6): 1350–1365. (EI)

5.苏鹏,何宏林*,石峰,谭锡斌,邹俊杰,孙稳. 山西地堑系甸子梁期低起伏高海拔地貌面成因及新构造演化. 第四纪研究,2018,Vol. 38 (6): 1348-135 (核心)


特邀报告:

① 邹俊杰; 何宏林; 横山祐典; 魏占玉; 石峰 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 第三届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青年学术论坛, 腾讯会议, 2020-9-4至2020-9-6 (特邀报告)

② 邹俊杰; 何宏林; 张波; 周永胜; 魏占玉; 石峰; 横山祐典; Adam Sproson; 白滨吉起 基岩活动断层的构造变形与发震机制, 2021年(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地质学论坛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Geo-Symposium), 北京大学逸夫楼三楼 会议网络平台: 腾讯会议, 2021-11-15至2021-11-16(邀请报告)

③ 邹俊杰; 何宏林; 张波; 周永胜; 魏占玉; 石峰; 横山祐典; Adam Sproson; 白滨吉起 基岩断层面形貌的对比研究(特邀报告) 2022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 

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第66期学术沙龙主讲人“基于高精度形貌分析与暴露测年的基岩断层面活动性研究” 主持人廖宗湖教授 (邀请报告)

⑤ 2023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主持、会后带队科考, “基岩区正断层活动性鉴定与古地震识别的选址研究” (邀请报告)

⑥ 邹俊杰; 何宏林; 邵志刚; 张波; 周永胜; 魏占玉; 石峰 基岩断层面形貌的对比研究2023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邀请报告)


科研成果奖励:

财政部行政事业类项目“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国家公益性重大行业专项“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查”联合资助出版:《天桥沟—黄羊川断裂1:50000活动断层填图说明书》,排名8/9,查清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浪-天祝地区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源,为该地区制定合理的抗震设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个人荣誉及奖励:

1.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高级研修班培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社部

2.《把科学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书画摄影一等奖,  中国地震局

3.活动断层探测标准宣贯与技术培训证,            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

4.入选“中国地震局地震英才国际培养项目”,       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


人才培养:

中国地震局 地震预测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副导师,任晓凯 (2023级)

中国地震局 地震预测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陆玲玉 (2022级)

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邓雅婷 (2022级)

中国地震局 地震预测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副导师,赵媛媛 (2025级)

防灾科技学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夏鹏程 (2025级)

防灾科技学院 硕士研究生副导师,李欢   (202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