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其宗旨是瞄准学科前沿,着力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以项目研究为牵引,充分利用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服务于国家安全、防震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依据开放和流动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向国内外学者开放,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优秀学者到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根据联合实验室章程和管理办法,现发布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开放基金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一)高温高压下岩石应力应变实验-孕震机理及地震流体地球化学异常成因
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是地球深部物质演化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因此,中强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显著的地球化学变化。
1.川滇构造活跃区地下水中CO2来源和成因及其对断裂活动的指示
2.高温高压下岩石破坏过程中流体地球化学异常变化
3.惰性气体在地球深部赋存、扩散和运移;揭示地表气体、流体地幔深部物质来源,揭示深浅耦合关系;研究地球深部物质活动及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关系
4.不同应力条件下矿物、岩石力学性质变化
5.基于主动源的断层带-地震带气体释放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6.深部流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
7.主动源释放对断层应力状态的影响
(二)动高压技术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1.岩石圈典型矿物岩石的冲击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学和力学特征研究
2.岩石破裂过程中温度、密度、波速等物理参数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3.高压物理技术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探索
二、申请人基本条件
申请者必须直接从事研究工作,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职称。若申请者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须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同行科技人员推荐。
三、资助类别
实验室开放基金由依托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支持,研究项目经费全部由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四、申请程序
(一)、本年度根据本联合实验室科学目标和宗旨,拟设立5项开放研究项目,资助期限1-2年,平均资助强度10-20万元/项;
(二)、申请者根据基金申请指南中的研究方向填写《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字盖章后,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
(三)、申请者提出的申请项目,由实验室推荐给同行专家对申请书进行预审;
(四)、通过预审的项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资助经费;
(五)、课题申请得到批准后,申请者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或者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签订协议,按协议计划进行工作,接受实验室的检查和监督。
五、申报受理时间要求
2020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请书受理截止日期为2020年 11 月 30 日,纸质材料一份(需申请人及课题组所有成员签名,所在单位学术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书,电子申请书发至liulei@ief.ac.cn。
六、成果管理
1. 提交成果
项目负责人应于执行期第一年向联合实验室提交《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项目中期报告》。项目研究期满,须在2个月内报送《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项目结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需包含学术论文、报告及有关的软硬件资料(包括详细的数据、图片、软件等)。
2. 成果要求
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由实验室和申请者及其所在单位共享。课题相关成果或论文发表必须标注“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英文论文应标注“Funded by Open Foundation of the United Laboratory of High-Pressure Physics and Earthquake Science”,论文署名应以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英文名称为the United Laboratory of High-Pressure Physics and Earthquake Science)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雷
邮件:liulei@ief.ac.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2020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