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M 7.0级地震遥感应急工作成果

一、地震概况

    2010年1月12日中美洲地区的海地共和国发生Mw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8.45度,西经72.45度。截至1月22日凌晨,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55次4级以上的余震。这些余震主要分布于主震以西,沿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断裂带分布(图1)。

    据估计,海地约300万人口受到了这次地震灾害的影响,海地官方预计遇难人数可能达到二十万人;首都太子港及周边地区基本都位于烈度Ⅸ度和Ⅹ度区内,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损失十分严重;距离太子港有225公里的海地莱斯卡耶斯城有数座建筑物倒塌。根据新闻报道,海地邻国多米尼加的首都圣多明各也有强烈震感,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在距离震中320公里的古巴东部都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摇晃。

    海地共和国位于中北美加勒比地区,总人口约900万,2009年GDP约70亿美元,人均GDP不足800美元,由于政局多年动荡,国家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大多数人生活环境恶劣,60%以上的房屋建筑质量差,是相对比较贫穷的国家,也是这次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

 

(a)震中与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断裂带

 

(b)余震分布(余震目录来自USGS)

 

(c)地震烈度(MMI)分布(根据USGS公布结果重新绘制)

图1 海地7.0级地震及余震分布图

(背景影像来源于Google Earth)

二、典型灾区建筑物震害影像

    本次地震灾区(VI度及以上地区)主要位于山区和沿海及盆地地区。首都太子港和周边城市位于高烈度区(图2)。太子港市中心以多层砖混结构居多(图3),少见框架结构房屋,民房大部分为1-3层的砖结构房(图4);太子港市西部及临海地区以砖结构房屋为主;太子港市西北部地区主要为港口和工业区,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厂房(图5);同时,太子港市很多地区还分布着结构简单的简易房屋(图6),尤其是西南靠山地区。整个太子港地区除部分多层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工业厂房经过抗震设计外,大多数房屋抗震性能比较差。太子港市郊区及较远的农村地区房屋以砖房为主(图7)。

声明:以下遥感影像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GEOeye,获取时间为当地时间2010年1月13日;所展示的地震现场照片均来自于网络。

 

图2 太子港地区GEOeye震后遥感影像

 

                                   (a) 太子港市砖混结构房屋破坏遥感影像

                                                                

  

(b) 海地总统府破坏遥感影像与照片

 

 

(c) 太子港市砖混结构房屋破坏遥感影像

 

 

(d) 太子港市砖混结构房屋破坏遥感影像

(照片来自于新华网)

图3 太子港地区砖混结构房屋破坏影像与照片

 

 

  

图4 太子港地区1-3层砖结构房屋破坏影像与照片

 

 

图5 太子港地区厂房破坏影像

 

  

(a)简易房屋震害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