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案 (摘 要)

地震预测研究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已于3月20日以中国地震局正式文件批复。方案内容概要如下。

地震预测现代化是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所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通过体制改革适应任务需要、通过机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围绕为地震预测一线提供科技支撑的任务,整合组建6个研究室和1个业务化中心

(一)应用性研究室

(1)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围绕我国中长期地震预报业务的技术更新、综合集成、成果产出与社会应用,开展中长期地震预测理论方法研究,开展相关技术方法的集成应用;负责全国长期地震重点危险区确定、跟踪与更新,负责全国地震大形势年度研判与季度跟踪。

(2)地震短临预测研究室。围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省地震局的短临预报业务需求,开展地震短临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检验与评估,开展孕震机理与震前异常关系研究;基于震例分析的经验,探索区域短临预报会商模式和综合集成,开展地震趋势研究;在短临日常会商中检验、完善新方法。

(二)先导性研究室

(3)地震数值预测与风险预测研究室。为拓展数值预测与风险预测的业务应用,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研究平台,在实验场区建立强震孕育的综合模型,开展数值预测探索研究,开展强震风险预测研究,负责全国长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负责“地震数值预测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合作)的工作。

(4)地震预测新技术应用研究室。负责国际、国内前沿地震预测新方法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开展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诱发和触发地震研究,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开展推广应用的前期研究工作。

(三)系统性研究室

(5)地震监测预测系统评估设计研究室。负责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的观测检验和现场实验,承担地震行业监测技术和预测系统中试与评估任务,开展相关单位地震监测系统和会商系统的设计,承担研究所的地震预测数据与信息支撑服务。

(6)地震社会学与地震对策研究室。为软科学性质的研究室,开展地震社会学与地震对策研究及地震预测公共政策与部署研究,研究长期地震重点危险区和监视防御区的发布形式、社会需求、公共服务等,并开展地震预测科技情报相关研究工作。

(四)业务化中心

(7)成果转化应用中心。承担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业务化应用工作。与监测预报司、台网中心和省局对接,对地震中长期和短临预测的方法进行推广和业务化应用试点,设立“地震预测开放基金”,通过访问学者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地震预报员的业务水平。

二、围绕“解剖地震”,实体化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结合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工作,组织开展“解剖地震”的理论研究和地震科考实践,重点实验室围绕“解剖地震”设置3个单元:大陆强震模型、地震孕育过程、地震建模与超算模拟;围绕短临预测探索设置1个单元: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建设)。与局有关研究所、高校、中心、省局,相关国内高校和中科院、有关部委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地震预测理论方法的基础研究,开展集成创新。



研究所创新组织架构和基本思路示意图


三、部门精简

通过改革,科研和科研辅助部门从13个减少为8个。管理部门从9个减少为5个。

四、完善运行机制,采取系列改革措施

除制定研究所章程、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共性改革措施外,有预测所特点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

1. 针对人才补给不足的问题,实行多元用人模式,扩大博士后规模;用好研究所的“人才专项”;通过特聘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等制度柔性引进人才。设立“地震预测开放基金”,开展交流合作和人才培养。

2. 针对人才队伍活力不足的问题,全面推行聘期制和聘期考核制;试点创新团队自愿组合机制;尝试科技人员可在研究室、实验室和管理机构之间自由流动的机制,科研机构负责人可到管理机构任职,管理机构负责人具备条件的也可到科研机构任职。拓宽管理干部的进步渠道。

3. 针对主责主业聚焦不够、科技工作“小而全”、面向主责主业的重要工作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注重团队考核和对团队的贡献的考核;重要工作和关键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

4. 针对用科技支撑业务的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特别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不足,学习其他系统的先进经验,推进用“技术成熟度水平”评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向地震预测业务应用的转化;推进地震预测科技产品;改革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管理,使之在成果转化和系统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引入更多的对外开放的成分。

此外,针对研究所现有的管理机制与国家政策之间、与国内其它系统之间存在的差距,从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改革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管理、落实成果转化政策等方面进行机制改革。

五、改革阶段性目标

一年目标:推进试点,实现第三代重防区与中长期预测理论方法体系化,完成短临预测方法评估模式试点、监测系统评估模式试点,提出重防区发布政策建议。

三年目标:重点突破,完成第一代数值地震预测模型实现与数值地震预测总体设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预测业务中。

五年目标:形成体系,发展中国大陆2.0版活动地块动力学模型和解剖地震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地震科考模式、建立预测预报业务支撑引领体系。